师丹青讲师
信息艺术设计
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助理 新媒体艺术家

2002-2006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2007-2009 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数码媒体系,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2009-2010 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数码媒体系及建筑系,外聘讲师
2010-2011 德国柏林ART+COM多媒体设计公司,交互设计及软件工程师

师丹青基于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实践,始于在中央美院学数码工作室用计算机图形 实现虚构建筑和文学想象的创作。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期间, 他开发了一 系列具有游戏性的开放结构交互叙事作品,并在毕业后留校兼职教授数字艺术系和 建筑系的交叉课程,研究数字媒体条件下的城市空间设计。师丹青曾担任德国柏林 ART+COM 设计事务所的交互设计师和软件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了大量交互体验空 间设计。回国后,师丹青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利用综合交叉 学科资源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他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奥地利林茨电子艺 术节,德国 ZKM 媒体艺术等展览并获奖。同时,在媒体建筑空间中的游戏性和叙 事性的实践方面,他主持或参与了故宫端门数字体验馆和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等大型 项目的设计。
  • 交互装置《对撞机》

    师丹青
    2014

    由师丹青带领信息系同学创作的交互装置《对撞机》探索人与机器之间的互信主题,
    入选2014 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观众沿着一条跑道向一面紧闭的大门奔跑,一
    系列传感器实时探测奔跑速度的曲线变化,并推测观众对于机器的信任程度,从而判
    断是否在最后一瞬间打开大门。

  • 数字长卷《韩熙载夜宴图》

    师丹青

    数字长卷《韩熙载夜宴图》是一个大型古典绘画互动装置,观众可以“点燃”电子烛台,虚拟的烛光会射入在2.5 维度重新构建的人物画场景,一幕一幕的情节以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展开,向观众再现了南唐晚期宰相府上的歌舞升平。(主创:师丹青、王之纲、米海鹏、徐迎庆)

  • “健心房”

    师丹青

    师丹青带领信息艺术设计系交叉学科团队与清华大学心理系合作,开发一些列基于脑机
    接口的互动多媒体体验装置,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打造一个以艺术化和游戏化的互动体验项目构成的“健心房”,实现对心理调节目的。

  • 触觉时间手环

    师丹青

    师丹青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人机交互组做访问研究员期间,研究将触觉反馈技术拓扑到身
    体不同部位以非视听觉的方式传达低精度信息。“触觉时间手环”将振动原件沿着手腕一圈布置,通过振动幅度和节奏,用户可以感觉沿着手腕一圈有一个虚拟的“指针”旋转指示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长。

  •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展示馆设计方案

    师丹青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展示馆设计方案:用皇家建筑将打造成为一个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古典建筑相结合的体验空间。作为参观故宫的第一站,观众在这里将会体验到过去皇家一天的生活,并且与博物院的珍品收藏以虚拟的形式互动。

  • 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大型多媒体装置“希望的田野”

    师丹青
    2015

    “希望的田野”是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大型多媒体装置, 贯穿中国馆的核心展区,与建筑空间融为一体。由3 万余根人工“麦秆” 组成,每根顶端的“麦穗”是程控LED 发光灯柱,通过错落疏密安排,排列出一片辽阔的田野景象。

1